everyone can use english 读后感

# everyone can use english 读后感

读书文摘

# 前言

从如何学习英语中,摸索出了许多道理,而这些道理并不止步与英语范畴;作者是从文学,心理学,等多个学科理论中寻找论点论据,并证实观点。读起来颇有趣味,我这里主要摘录一下比较好的内容,部分会做一些点评。
原文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xiaolai/everyone-can-use-english (opens new window)

# 摘要与解读

# 人是被教出来的

很多的时候,人傻是被教出来的。教育这东西,从来都是在失败中发挥作用 ── 所以成功必然是偶然。教育的古怪之处在于,如果把学生当做天才去教育,学生几乎注定不会成为天才,因为天才是靠自学的;但是,如果把学生当做弱智去教育,那学生肯定会变成弱智 ── 因为人傻是被教出来的。
这样的结论是否有理论依据 (opens new window)

个人解读

其实人都是一样的,正常的成年人都是有可塑性的,连正常的猫都可以移植别的动物的器官。何况是人。言外之意是,你什么时候开始学,都不算晚。

# 学会读杂书

类比思考几乎是跨越已知与未知之间的鸿沟的唯一手段。小学老师说“其实地球的构造跟煮熟的鸡蛋差不多”,就是用类比方式让学生从已知(煮熟的鸡蛋)跨越到未知(地球的构造);中学老师说,“原子内部的构造其实与太阳系的构造差不多”,学生们瞬间理解也是同样的道理。所以,我经常鼓励学生只要有时间就要看杂书——越杂越好,多多益善。为什么呢?因为读杂书会大大提高一个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(理解能力的一种)。阅历丰富、博览群书的人,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,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,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。

个人解读:

一个人的知识面和他的阅读量有很大的关系,而作者很多论据都不是来自于自己的领域

# 朗读训练会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理解速度

朗读有助于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(opens new window)

为了解决阅读速度的限制,人们(包括老师与学生)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和建议,同时也定义了很多所谓的 “恶习”,比如,“唇读”、“指读”、“回读”、“译读” 等等。很多学生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也难免 “病急乱投医”,相信 “唇读”、“指读” 等等方式真的是所谓的恶习。事实上,无论多么荒谬的事情只要有人肯斩钉截铁地说出来就会有人(很多人)不假思索地相信。每天遇到的这种例子还少吗?
只看到表象,从未深入实质,是一切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根源。阅读理解速度的瓶颈在与理解速度,而绝非输入速度。
一个人的记忆力同样也会影响他的理解能力。之前读过的信息如果记不住的话,就无法与后继输入的信息联系起来。信息之间无法建立足够的联系,那么就很难被理解。所以,记忆力的提高促进理解力的加强,同时,理解力的发展也会促进记忆力的发展。记忆力就是这样:记住的东西越多,记得住的东西就越多。一个人记忆力的发展空间取决于他现有的记忆力。而理解力也是如此,已经理解的东西越多,能够进一步理解的东西就越多,一个人的理解力的发展空间同样取决于他现有的理解力。
绝大多数中国人其实无法详细地解释出 “编” 和 “织” 这两个汉字的异同之处。某一个层面上,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如此相同,乃至于拼起来 “编织” 还是那个意思。可是这两个字的用法上并不完全相同。我们可以说某个女孩子 “她编毛衣”,也可以说 “她织毛衣”;我们可能说某个男孩子 “他编故事”,但是我们却绝对不会说 “ 他织故事”!——换言之,哪怕做不到详细地解释出 “编” 和 “织” 这两个字的异同之处,但是却绝对不会用错。合理的解释是,母语使用者在过去曾经遇到过大量的 “编毛衣”、“织毛衣”、“编故事” 之类的组合,但是却从未遇到过 “织故事” 的组合,于是潜意识里就不存在这个 “模式”。

https://github.com/xiaolai/everyone-can-use-english/blob/master/chapter5.md#2-%E4%B8%8D%E6%9F%A5%E8%AF%8D%E5%85%B8%E8%80%85%E6%AD%BB (opens new window)  一份非常好的逻辑故事

也许有些人认为读译文更省时间,然而,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,习得第二语言才是真正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方法。习得第二语言根本没有那些失败者想像得那么难,相反可能很简单。

快速阅读并不考虑,拥有快速阅读的人,往往有着大量的阅读经验;所以提高自己阅读,写作,能力的方法只有多读,多练和多思考;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阅读障碍的问题。在语言学是一定是如此的,当然代码也是一样的

个人解读:

读书分以上很多种方式,其实默读,跳读,都是恶习;我开始练习朗读;一方面可以念每个字,一方面还有利于自己的朗读训练,更重要的是读过的每个字都会清晰的在脑中略过;读书没有捷径,真正能够一眼看一页的,都是有很多阅读经验人,不可信。可以试着朗读文章。

# 要做好一件事,需要对这件事有极强的渴望,和极高的要求

“The Last Lecture” 中说 “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. They're not there to keep us out.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give us a chance to show how badly we want something…” —— 瞬间,热泪盈眶。

浪费生命的重要原因 —— 要求过低

个人解读,这应该是适用于所有的学习场景,需要有一种渴望的态度,才会做好事情,如果没有这种态度,只会拖拖拉拉;抱着完成心态的任务去做,是做不好事情的。想要做好事情,肯定是要求会高。所以第一步的渴望是最重要的。

# 其他摘要

所以,某种意义上我总是觉得如若某个人能把外语学得很好的话,那么这更归功于他的小学语文老师多于他后来所有的英语老师。(当然,更多人的母语语文老师其实是自己 —— 因为实在没遇到过好老师……)

“三声” 很少见。英文中的某个词如果让我们觉得出现了 “三声”,不是一个音节发出的,而是由两个音节拼起来的。很多老外腔其实是音调用的不对

没文化的人才讨厌语法

2019 vueconf 后记

2019 vueconf 后记

记录上海交大的 vueconf 3 之旅

vscode 使用心得

vscode 使用心得